索引号: | 113306000025751823/2021-22346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政务服务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10-31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文字号: | - |
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放管服”改革、“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要求,按照“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理念,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力打造“越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有力、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市政务服务办件量2025万件,即办件1710万件;其中市本级办件量280万件,即办件237万件;全市成交1051.3亿元,增资节资173.0亿元,市本级成交347.3亿元,增效节资62.9亿元。“打造‘智能+’政务服务新场景”服务举措获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专报》点赞;“越快兑”平台建设工作获时任省长郑栅洁批示肯定。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创新场景应用,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初见成效
聚焦核心业务梳理、业务流程重构、多跨场景谋划、应用综合集成,完成“三张清单”梳理,深入实施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越快兑”,梳理重塑我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9+X”扶持政策体系,新一轮725项市定政策“最优颗粒度”事项上线运行;落实“三减三兑”,前三季度,网上兑现奖补资金8.03亿元。试点打造“越智慧”,开发“4+2+N”功能模块,与政务服务网、好差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等实现联动,打造行政审批服务“越智慧”多跨场景应用,目前该系统已在诸暨试点应用。推进交易数字化,建设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一张网”,梳理并完成4项一级任务、15项二级任务、38项三级任务;按照V4.1标准,实现与省专家库2.0和投标保证保险业务系统对接,汇集全市主体信息4624条,各类交易数据集34272条,在省对市3次考核中2次获得全省第一、1次第三。
(二)坚持协同高效,政务平台规范化建设长足发展
锚定“三窗口两中心一基地”目标,全面加强职责体系、场景布局、服务模式、服务闭环、人才队伍等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加强,出台《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16项具体举措推进“一站式”“集成式”“就近办”服务模式,建成1117个“示范型、标准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对全市6个县级行政服务中心、12个分中心及36个镇村便民服务中心二次集中式暗访督查,全面整改落实“政务服务103项问题”。政务服务2.0应用推广,市、县、乡三级均已经实现2.0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取叫号系统、“好差评”系统等接入2.0平台。全市政务服务2.0应用达标率87.1%,提前完成省定85%目标要求。交易平台规范建设,制定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专题工作会议制度、业务评审会议制度、业务工作内部规程等,进一步健全招标容缺受理、交易文件审查、投诉处理等工作制度和决策机制;全面实行招标(采购)文件标准化模板管理,对评标办法等通用格式进行规范完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三)坚守为民理念,企业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从群众需求侧出发倒逼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实现传统服务模式与智慧化服务并行。“15分钟政务服务圈”扎实推进,出台《关于做好2021年度“15分钟政务服务圈”重点工作的通知》,乡镇(街道)省定民生事项可办率达80.4%,村可办事项达98项;政银企社联动可办高频事项达74项;1-10月,“好差评”累计办件评价5110579件,好评5109207件,好评率达99.97%。跨区域通办拓面延伸,出台《绍兴市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市、县两级大厅开设“跨省通办”专窗,市本级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政务服务中心协同推出51项“跨省通办”事项,全市点对点“跨省通办”合作区域达到26个;全面完善专窗系统服务,有力承接53个“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切实抓好“全省通办”事项落地应用。代办帮办机制持续优化,利用线上线下代办服务,主动破解老年人群体办事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完善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军人等特殊办事群体的“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前三季度,全市提供代办服务200270件。
(四)强化监管并举,公平公正优质化环境全面树立
以服务的视角落实监管、以监管的标准强化服务,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不断加强,研究制定《绍兴市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审批工作推进会商制度》,跟踪2020年度、2021年度立项项目37项,督促提升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效率;加强“中介超市”一张网管理,全市新入驻中介机构70家,中介服务机构总数达727家,承接中介服务项目3768个。交易监管体系持续完善,加大对交易市场秩序监管力度,前三季度综合监管进场交易项目332个,指导协调处理重大异议投诉13件;对19家存在违规行为的中标企业进行约谈,对3家存在不良行为的投标企业按规定处理,其中1家在全市交易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对2家代理机构进行扣分处理。招投标领域依法治理,结合省政府5号文件、省建设厅5号文件贯彻落实,全力推进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应用,全面落实公示制度,前三季度,完成招标文件公示114件,采购要素公示378件,公示率达到100%;268个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全流程电子交易,应用率达83.5%;推行投标保证金制度改革,通过降低保证金额度标准和保函替代制度,免除投标保证金累计2.6亿元,惠及企业2452家次。
(五)聚焦廉洁自律,政务服务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以担当有为凝聚“向心力”;坚持严管厚爱,以制度机制增加“约束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深入实施“七个一”专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争做“七个表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在为群众办实事中砥砺为民初心。作风建设不断加强,结合巡察整改,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38项,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制,层层压实“一岗双责”;开展廉政风险点梳理,制定防控措施,有效化解廉政风险;利用周一夜学、专题讨论、警示教育、每周推送廉政短信等方式,着力强化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持续提升,通过健全制度机制,优化岗位设置,强化一窗受理,持续加强政务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先后高标准完成两批40名政务服务专员招录工作。扎实开展政务服务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举办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一招鲜”创意竞赛、金点子和“导师帮带”等活动,打造“专业+敬业+热情”的职业化窗口人员队伍。
二、2022年工作计划安排
2022年,市政务服务办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越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建设,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新体验,为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贡献更多的绍兴经验与做法。
(一)坚持依法行政,统筹全市域改革谋划。一是提高站位定方位。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行政许可法》《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严格对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落实国家“放管服”、省数字化改革要求,对标对表“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战略定位,深入谋划重大改革任务,找准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方向。二是强化统筹谋创新。深化政务服务全域治理,坚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推进事权、政策、资金、人员等要素下沉,积极赋能基层政务服务平台。三是完善机制促落实。坚持从企业群众需求出发,设计改革思路、加强试点部署、检验改革落地、评判改革成效、推广成果应用,形成一地创新、全域共享的发展格局。
(四)坚持服务创新,提供多元化办事渠道。一是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举措,推广帮办代办、错时延时和预约服务,深入实施“5+X”工作日模式;强化“市县乡一体、部门间协作、政银企社联动”的政务服务机制,实现85个事项联动可办。完善残疾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高层次人才、孕期妇女等办事群体“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建立健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长效机制。加强服务培训、经费支撑、待遇保障,实现代办帮办常态化;充分发挥代办员作用,推行“红色代办”100%村全覆盖;优化兜底服务举措,实现政务服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深化“最多问一次”。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覆盖智能导服、实体大厅窗口、政务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终端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咨询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咨询服务。三是优化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总结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形成事项、场所、管理、服务四个维度,示范型、标准型、简朴型三个层级的标准谱系,为省域范围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提供绍兴样板;进一步做好自助服务终端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建设,实现综合性自助服务终端向企业聚集区、人员密集区等公共场所合理化延伸。
(五)坚持规范高效,加强招投标依法治理。一是着力优化市场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效能,打造市县一体、高度融合的市场体系。常态化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发挥职能部门、执法部门作用,加强联动配合,深入排查线索,震慑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加强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的现场综合监管,及时处理问题纠纷,保障各项交易平稳实施。落实和完善异议在线提交处理办法,探索建立投诉在线受理机制。二是全面加强交易制度规范。全面提升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水平,推行房建和市政施工项目、水利项目统一招标文件范本,强化制度执行刚性,促进全市工程招投标领域健康发展。做好招标文件编制的模板化管理,继续提升招标文件编制、审核管理的标准化。严格执行交易程序,切实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各项政策规定,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位,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健康运行。加强交易活动现场管理,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分散采购和国企采购项目进场交易跟班服务制度,修订《开标须知》和《评标须知》等交易规范,促进高效、优质、规范服务。三是持续强化交易主体管理。从源头上加强招投标日常监管工作,着力打造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交易机构等各方主体职责规范体系,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提升招标代理机构的规范意识和专业能力。
(六)坚持提质拓能,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优化市、县、镇三级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落实落细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导师带徒等工作机制,探索推行市、县、镇三级工作人员短期轮岗轮训制度。二是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专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动“综合窗口”受理岗位列入新职业目录。实施政务服务专员“统一定额、统一招录、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评”管理模式。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区、县(市)行政服务中心向镇乡(街道)“综合窗口”派驻政务服务专员机制。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的意识,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把党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做到把纪律规矩刻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全力保障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