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在政协绍兴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绍兴市政协主席 陈长兴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绍兴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换届以来工作回顾
2012年是七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市政协常委会在中共绍兴市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精心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着力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为落实“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开展协商议政
组织全会集中议政。七届一次全会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大重点,组织委员通过大会发言、专题议政、提案、小组讨论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会后向市政府报送了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越商回归、加强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加快小城市培育、扩大保障房受益覆盖范围、改善空气质量等48条建议。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开展“四大课题”调研协商。就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六湖”规划建设、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深入调研,召开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进行重点协商。每个课题的协商建议,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批示肯定,为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向协作、“六湖”植物景观工程三年建设计划等政策意见提供了参考。积极反映民意诉求。全年共编发《社情民意》167期,其中市委、市政府领导有批示的22期,被省政协采用14期,被全国政协采用7期。
(二)推进民主监督
围绕党政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组织开展对质量强市建设、文化强市建设、新三年建设计划、交通重点工程等专项监督,会同市纪委、监察局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提出监督意见。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养老服务业、创业就业、公立医院改革、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工作等视察督查,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14件监督建议,促进了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围绕增强提案办理成效,召开主席会议对10件重点提案进行集中督办,开展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提案办理工作的民主评议,进一步提高了提案办理质量和落实效果。七届一次会议以来共立案489件,现已全部办复。从收回的委员反馈意见表来看,对提案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99.8%。提案所提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286件,占58.5%。
(三)创新界别工作
注重系统谋划。在政协各界别中开展贯穿五年的“服务大局、助推发展,服务群众、助推民生”活动,制定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召开界别工作会议、界别活动交流会和“界别活动月”动员会,精心部署界别工作。各界别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立足界别特色,精心组织活动,形成合心合力推进之势。创设有效载体。举办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助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水环境整治界别议政会;开展现代农业、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业、市区交通管理、山区教育、镜湖科教园、口腔医院等界别调研、界别视察、界别监督活动;开展讲座进社区、文艺进农村、义诊进山区、助困扶贫献爱心等多方面的界别服务。一年来,各类界别活动达130余场次。构建长效机制。探索制定各界别组工作条例,建立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界别、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制度,建立界别工作统筹协调、目标管理、考核评比和服务保障机制,健全界别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规范,推进界别履职常态化。
(四)广泛团结联谊
加强各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着力营造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平等协商的民主氛围,重点安排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议上发表见解和主张,注重加强课题调研、民主监督等履职联动,完善政协机关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工作联系和情况通报机制。一年来,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提交的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分别占总数的73.9%、64.8%、51.7%。加强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以界别为单位,新建25个民情联系点,定期走访座谈。加强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修订港澳台侨委特邀委员选聘工作条例,举办全市各界人士中秋茶话会,会同有关方面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和台湾大学生绍兴书法研习夏令营活动。发挥文史和社团工作的联谊功能。完成《绍兴老字号》、《绍兴文史资料》第27辑编纂出版工作,组织“水乡明珠、生态六湖”摄影大赛,举办政协系统书画作品展,开展与外地政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支持政协各社团开展活动,促进社团作用有效发挥。此外,重视加强对县(市、区)政协的联系指导。
(五)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学习研究。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政协理论知识的学习,举办常委专题学习讲座,召开全市政协主席务虚会,专题研讨提高政协履职科学化水平。加强组织建设。调整专委会组织机构,形成两室七委的工作格局,进一步配强工作力量。整合优化界别资源,建立19个界别组,选好配强各界别组召集人。加强委员服务和管理工作,聘请一批市政协特邀委员。加强制度建设。在坚持行之有效制度的基础上,报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新订修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加强委员履职服务管理等10项制度和机关运作的9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政协工作的制度体系。
各位委员,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专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重点调研视察、重点提案、重要社情民意信息的意见建议予以积极采纳。换届以来,市政协报送的参政议政材料,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共36次。这有力促进了市政协履职成果的转化,激发了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的履职积极性,推动了人民政协事业的创新发展。绍兴政协在全省市县政协工作首批十大创新案例评选中,有2个案例当选;在全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27个考核单位中排名第五,获二等奖;在全省政协理论研究征文和文史图书评比中,获奖数居各地市前列;《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联谊报》等省级以上媒体,14次对市政协工作作了专题报道。各县(市、区)政协工作也全面推进,亮点纷呈,如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加强协商监督,扩大越商联络联谊,创新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机制,参与社会大调解格局建设,深化界别工作等,为推进全市政协事业发展进行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各位委员,政协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中共绍兴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级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帮助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热情关心的结果,也是在历届政协奠定的良好基础上七届政协各参加单位、全体委员、机关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常委会开局之年的学习和实践,深化了对政协工作的认识:一是在履职要求上,坚持服务大局与关注民生相结合,努力追求实在有为的履职成效;二是在履职形式上,坚持议政建言与起而践行相结合,努力探索“议行合一”的履职模式;三是在履职氛围上,坚持和谐融合的工作氛围与严谨高效的工作要求相结合,努力营造同心共进的履职环境;四是在履职力量上,坚持自身尽力与善借外力相结合,努力强化内外合力的履职保障。这些认识,有待于在理论上进一步思考,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同时,我们也看到,委员服务管理工作还需强化,委员的主体作用和界别的独特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运行机制还需完善,协商民主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履职方式还需创新,政协履行职能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等。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着力改进。
二、2013年工作任务
2013年市政协常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在中共绍兴市委的领导下,以“围绕核心、聚力凝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主线,以开展“服务大局、助推发展,服务群众、助推民生”履职活动为重要载体,创新务实,议行合一,虚实互促,有效履职,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现代化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一)服务大局,助推发展
协商建言促发展。七届二次全会重点就事关绍兴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协商。常委会会议就加快开发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问题,进行重点协商。主席会议就黄酒资源开发和利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问题,进行专题协商。积极探索界别协商新机制,重点就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城市小区综合服务与管理等问题,开展以“谋良策助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界别协商。完善政协专委会同党政部门的沟通联系机制,开展对口协商。就治理交通拥堵状况,组织政协常委进行专题议政。就推动招商选资、扩大外贸出口、深化优生促进工程、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健全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做好省运会筹备工作等,进行调研视察。加强提案工作,注重将协商贯穿于提案办理全过程,实施市政府领导领办、市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和专委会督办提案制度,健全提案督办与社情民意反映、专题调研视察、专项民主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民主监督促发展。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探索民主监督由邀请向委派、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就文明城市创建和机关作风建设情况,探索与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联合监督机制。就钦寸水库建设情况,探索与县(市、区)政协、外地政协联动监督。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课题协商建议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针对养老保障、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工作、企业总部建设、中成药质量安全等情况,进行专项监督。继续对政府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视察监督。深化对政府部门提案办理情况民主评议工作,对2012年提案办理落实工作进行“回头看”。
聚力凝心促发展。引导广大委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服务发展。充分发挥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政策宣传、沟通思想、解疑释惑、维护稳定的工作,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合作,支持开展履职活动。加强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在外越商的联系,推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人士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推进政协文史工作,编辑出版《我与人民政协》,启动《绍兴兰亭》编辑工作,进一步彰显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二)服务群众,助推民生
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引导委员密切联系群众,鼓励委员联系若干家庭、企业、学校、医院、社区和农村,让委员“沉下去”,让社情民意“传上来”。完善民情观察点制度,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健全社情民意报送、反馈、考核评比机制。充分利用大会发言、提案、信息、专题协商等形式,积极为民建言。引导委员有序进行网络议政和对话交流。
真诚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培育协商民主氛围,畅通“请群众走进政协、让委员走进群众”的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更好地实现政协组织与人民群众的互动。继续邀请市民代表参与政协例会、调研视察、民主监督、提案办理等工作,搭建群众直接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聘请市民、网民代表担任政协特邀信息员。支持委员参与基层大调解工作,服务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真情帮扶困难群众。鼓励委员立足岗位多作贡献,积极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深入开展以“办实事助推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界别服务民生系列工作,组织和发动委员踊跃为群众奉献爱心,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全会前集中开展“界别活动月”活动。进一步做好与贫困山区结对帮扶工作。
(三)服务委员,夯实基础
深化思想理论建设。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务虚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学习,以深化界别协商和创新界别民主监督机制为重点,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举办市县政协主席读书会,专题研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强化组织功能。加强常委会建设,发挥表率作用。加强专委会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加强界别建设,增强其组织功能。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多渠道强化委员学习培训,完善委员履职信息数据库,健全委员履职服务和考核通报制度。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用心做事、同心共事、尽心成事”的要求,深化“做优秀政协工作者,创优质服务型机关”活动,切实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加强政协社团工作,建立有效的社团管理和运作机制。加强政协老干部服务工作。
优化履职环境。健全汇集各方力量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横向联系,密切同上下级政协的联系协作,深化政协各参加单位间的工作互动,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进一步形成履职合力。巩固《绍兴政协》改版成果,加强《绍兴政协网》建设,为委员履职提供平台。以绍兴政协成立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营造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集众智方可成伟业,聚合力才能谱新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绍兴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创业创新,为谱写绍兴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创造绍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