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 页
        最新动态
        历史祭禹
        人文传承
        精彩瞬间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热点专题 > 历史专题 > 2012年公祭大禹陵 > 人文传承
        大禹与绍兴的紧密关系

        日期:2012-04-19 浏览次数: 字号:[ ]

          大禹与绍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第一,大禹重要活动地在绍兴。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大禹有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一是禹禅会稽。绍兴前人惯称会稽。会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义不是会计,而是会祭。《史记.封禅书》记载,“禹封泰山,禅会稽。”这是会稽山得以成名且列为中华九山之首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是大禹的一项天才的政治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召集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这种政治结盟的形式,在后世叫做“宗庙会同”,实为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会盟”之先河。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为疏,“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在绍兴有许多大禹治水的传说,而最有名的当推“禹疏了溪”。了溪,后称剡溪,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相传为禹治水毕功后所弃馒头所变,当地百姓呼作“石馒头”。三是禹会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四是禹娶会稽。大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应是在禹“禅会稽”之时之地。五是禹葬会稽。大禹死后葬在会稽。第二,绍兴有众多的大禹遗迹。绍兴的“大禹陵”,早在1996年就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5年,江泽民主席来此谒陵,回京后专门为新建成不久的大禹陵牌坊题“大禹陵”三字。大禹陵景区内许多历史遗迹、人文景致,如大禹陵庙、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题刻,不仅是历史见证,更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此外,绍兴还有不少地名与大禹有关,比如夏履桥,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他的一只履被洪水冲走,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名曰“夏履桥”;又比如,当前绍兴市湖塘镇的刑塘,相传为大禹斩杀防风氏处。第三,大禹姒姓后裔主要在绍兴。现在大禹陵的守陵村——禹陵村有200多人姓姒的村民,而全国姒姓后裔不过几千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