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旗仪式(石皎月 摄)
大家合个影(石皎月 摄)
车子出发啦(石皎月 摄)
网友观赏绍兴港展厅(城市乡下人 摄)
绍兴港(鸟巢 摄)
曹娥江大闸(昔日烦恼 摄)
奥体中心 (鬼少 摄)
今天上午8点半,由绍兴日报和绍兴网联合主办的“喜迎市‘两会’特别采风行动——我看这五年”出征仪式在绍兴日报社新大楼举行。
随后,由近80位网友、读者,20余辆私家车组成的庞大车友团正式踏上征程,他们自己驾车先后来到绍兴港、滨海新城、曹娥江大闸和奥体中心等民生重点工程参观采风,近距离感受家乡五年来的辉煌成就。
嘉绍跨海大桥、曹娥江大闸、铁路东站、绍诸高速公路……近几年,一大批民生重点工程在古城大地拔地而起,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所以“周日自驾游:我看这五年”号召帖一发出,许多网友踊跃报名,上至年逾古稀的老人,下到刚刚入学的儿童。
“5年前,我刚刚从部队回来,现在的绍兴和那时比,变化太大了。”网友杨靖君担任本次活动的旗手,她坦言,五年来没有好好关注过家乡,这次机会很难得,一定要弥补五年来的遗憾。
活动第一站是正在建设中的绍兴港,它是我市“十二五“重点工程之一,绍兴首个内河物流园,总投资20亿元,规划总面积1460亩。园区一期开发500亩,投资5亿元,建设1000吨级泊位17个。目前已完成11个泊位和5个吊机的建设。
“绍兴不是内陆城市吗?怎么会有港口?”在出发路上,许多网友都抱着疑问,直到驶入港区工地,大家才明白:“原来是内河港口呀。”
工作人员在旁讲解,但有些网友已按耐不住,爬上了高高的吊机,拿出相机拍下各种画面。
“这是我们绍兴城市建设的过程,一定要拍下来留作纪念。”在市区塔山小学上五年级的丁钱轶旸似乎对此特别感兴趣。“这条江只有3.5米深,竟然能行驶1000吨的大船!”小男孩告诉记者,前几天妈妈说有这个活动,他就要求一同来。一路上,他一边看,一边记,原来他参加了学校里的红领巾记者团,回去后准备写个新闻稿。
“我很喜欢这样形式的活动,可学校里很少组织。平时说到家乡的变化都是书本上的,只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看过,才有印象,以后老师上课讲到这些地方,我肯定比其他同学更有感触。”
参观完绍兴港,大伙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滨海新城大唐国际绍兴燃气热电项目的工地现场。面对整片的锅炉、烟囱、机器和厂房,许多网友摸不着头脑:这个项目有什么用处呢?
“我们的第一台机组年底投入使用,如果满发,1小时可以发电50万度,可以缓解绍兴甚至浙中地区的用电紧张。”项目相关负责人简单的一句话,让各位网友恍然大悟,原来用处这么大!
“去年夏天全市用电最大负荷是400万千瓦时,今年夏季预计将达到600千瓦时,用电紧张情况更为明显。”市电力局的孟永平也参加了这次采风行动,他对这个项目很期待。他说项目投产后,对滨海新城能源将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许多企业的用电也有了更多保障。“它一个机组的发电几乎相当于今夏全市用电的1/15,在民生方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孟永平说。
第三站的曹娥江大闸,相对于前两个,更为人熟知。“这是一个造福于民的工程,虽然目前可能看不到任何效益,但从长远看,发展水利,对改善民生的帮助相当大。”网友“怨吾”说,参加这个活动她最想看的是曹娥江大闸,看完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个。
最后一站是在建的绍兴奥体中心,该项目总投资13.03亿元,由7.2万平方米的体育会展馆、4.6万平方米的射击射箭馆及配套服务用房和3万平方米的游泳馆三大建筑群组成,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预计到2013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
据工作人员介绍,建成后的奥体中心可以承办国际性的单项比赛和全国性的综合比赛,这让很多喜爱体育的网友很兴奋。“这个和我们老百姓贴得最近,我们今后不仅在这里观看各种体育赛事,还可以锻炼身体,休闲健身。”网友“永和黄酒”说。
一天的行程短暂却充实,网友、读者都表示十分有意义。网友“AWG”说,这些在建和建成的城市设施都是绍兴的点滴记录,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进程,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平时大家有可能会路过,但像今天这样近距离的感受并不多。
已经70岁的网友“挪亚方舟”是今天年龄最大的参与者,目睹了绍兴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老人感触颇深。“比如曹娥江大闸,我十几岁的时候就看过老三江闸,中年时又看过新三江闸,今天看到了全新的大闸,真的感叹这5年变化的日新月异,绍兴发展如此神速,城市建设越来越发达,百姓生活也越过越好,我感到很欣慰也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