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如山登高 如水流长

        民营企业“新昌现象”解析

        发布日期:2011-02-23 10:2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第一槌敲响;1999年,证券市场大门向民营企业打开;2001年,股票发行制度由额度制转为核准制。从此,新昌企业便陆续登上资本市场大舞台,尽情演绎,各领风骚,成为股民津津乐道、专家探究解秘的“新昌现象”。

          1999年10月,浙江医药(证券代码600216)成为首家“试水”A股市场的新昌企业,当时浙江省只有4个上市指标;

          2004年6月,新和成(证券代码002001)摘得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第一股;

          2004年7月,京新药业(证券代码002020)上市;

          2005年6月,三花股份(证券代码002050)上市;

          2006年11月,万丰奥威(证券代码002085)上市;

          2010年12月,日发数码(证券代码002520)上市。

          十年间,经济总量落后的小小山城累聚了6家上市公司,在绍兴板块乃至浙江板块的成长谱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间,新昌板块“锤炼”了一支具备国际战略视野、先进管理理念、现代商业文明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十年间,新昌板块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凭借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前行无可替代的力量!

          当“十五”早已跨过,“十一五”光荣完成历史使命也将渐行渐远时,我们深情回眸。

          给点土壤就发芽,透点阳光就蓬勃生长

          “给点土壤就发芽,透点阳光就蓬勃生长”,这样评价新昌的民营企业一点也不为过。新昌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资源很匮乏。但就是在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上,新昌的民营企业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山外有山的“爬山精神”茁壮成长,从小树苗长成大榕树,从小作坊转向现代企业,从小山城走向全世界。

          回顾企业的上市之路,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政府部门的推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浙江的医药工业发展极快,每年增幅都在全国前三位,然而整个浙江省却没有一家大型的医药企业。在当时只有规模国有企业才能拿到上市指标的背景下,浙江医药产业尽管有了产业资本,却仍然无法与证券市场“联姻”。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1997年,新昌制药、仙居药业和浙江省医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浙江医药控股集团,两年后成功上市。

          “作为企业诞生、发展、变更直至退出整个过程的记录者,工商登记档案在企业上市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昌县工商局企业注册登记科负责人介绍说。为帮助企业顺利上市,新昌县工商局在整理企业工商登记档案、理清股权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有的企业“脱胎”于乡镇企业,由于原企业成立时间早,股权结构不符合上市条件;有的企业不重视信用记录;有的企业自治组织不完善等等。对存在的问题,工商部门立足职能,及时介入,指导规范股权结构,帮助加强公司组织建设,从而使企业达到上市要求。

          有人曾这样形容资本市场的魔力:只要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企业就能够呈现几何级数跳跃发展。2005年改姓“民营”后的浙江医药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这种神奇的发展速度,另外几家上市民营企业也大放异彩。1984年,三花公司从18万元资产起步,到“十一五”结束,历经基础期、提高期步入发展期,奠定行业领跑者的地位,其中四通换向阀、截止阀通过十几年的研制开发,销售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制冷空调部件王国”已基本形成。而曾经想兼并三花公司的国际制冷业巨头——美国兰柯公司在15年后反被三花集团兼并。美国兰柯公司十五年“河东河西”的命运正是对三花集团超常规发展的最好“注脚”。在风起云涌的大市场里,新昌民营企业以既安全又神奇的速度书写了壮丽的诗篇:浙江医药、新和成与维生素生产国际巨头“巴斯夫”、“帝斯曼”平分秋色;京新药业,全国最大的喹诺酮原料药生产企业;万丰奥特,全球最大的铝合金轮毂生产基地;日发数码,全国最大的数控轮毂车床生产企业。

          “公司往往带着他们的远见和计划闯入一片已经稳定的领域,并且会彻底颠覆这片领域,很多原有的公司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破产。这些新的公司成为市场领导者,这就是毁灭性的创造。但这也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活力。”(汉斯—皮特·米勒,德国)新昌上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故事再一次证明:哪里有民营企业成长的土壤,哪里就会有奇迹诞生!

          

          新昌县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召开换届大会

          融资只是上市的一块蛋糕,而不是全部意义

          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上市是企业摆脱传统经营体制“窠臼”,转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一次“涅盘”,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与创新力的一次“淬火”。

          长期以来,公司治理结构是否规范、管理是否到位,成为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上市后由于必须履行公开信息披露、规范公司运作等一系列义务,这更让许多一贯处于“地下”的民营企业担心。而上市则是一个阳光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过程。上市公司通过建立“三会”、聘请独立董事、建立严密的内控制度等手段,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大到公司的发展战略、投融资决策,小到员工的安置与福利,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及公司《章程》公开规范进行。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无异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历练。而得到优化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更能赋予企业更强劲更持久的活力,这对企业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在资本市场异常热闹的今天,一些企业盲目地选择了上市,之后便迷失方向。但新昌的上市企业却始终清醒:融资只是上市的一块蛋糕,并不是全部意义。正是这种清醒让上市企业收获了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市场效益与品牌效益。

          从这个视角来观察,新昌的上市民营企业不仅只是向社会奉献了几类简单的产品,而是在前无古人的实践中奉献了一种改革思想,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胆略,以及独特的管理精髓。如今,三花股份的“管理之花、科技之花、人才之花”、新和成的“创新、人和、竞成”、万丰奥特的“百强万丰、百亿万丰、百年万丰”等口号不仅为新昌人民耳熟能详,更为钟情于公司的广大投资者广为传播,这样的影响与传播所带来的品牌效应与市场效益是金钱难以买到的。而对新昌怀揣上市梦想的潜力企业来说,这样的示范与引领也许比财富效应更显本质、更具内涵。

          本土雄心,驰骋世界大市场

          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途径有两个,第一个是上市,第二个就是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包括利用资本市场“走出去”。但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上市企业是比较欠缺的。不过,新昌的上市民营企业在这方面依然长袖善舞,令人刮目相看。

          2007年正值空调行业拐点之际,三花股份实施定向增发,借此完成了制冷产业的整体上市,同时又完成了行业内部的国际并购。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金最优配置,强化主业投入,产业进行横向纵向、国内国际扩张,三花股份并非个例。一路高歌的万丰奥特经过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金融投资、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格局,实现了“成熟产品铝合金车轮国际领先”的产业定位,与本田、宝马等七大国际品牌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2010年,万丰奥特基本完成了汽车车轮、摩托车车轮资产重组,初步实现了集团公司铝车轮业务的整体上市。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新昌上市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共融资42.65亿元,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企业上市后往往会有一个加速发展期,不但生产规模领先于国内同行,而且在生产技术上能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新昌县有两家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有20多家企业参与制订了56项国家行业标准,行业内的优势地位确立无疑。

          富而知礼,践行现代商业文明

          上市企业在积极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回报。

          据“2010中国民营上市公司100强”榜单显示,浙江医药列于“2010最佳盈利能力民营上市公司10强”之首,成为广大投资者青睐的好股票。同样在股市中风光无限的新和成对投资者也非常慷慨,上市6年来,公司对股东的利润派现金额达到8.94亿元,远远超出上市时所募集的3.84亿元。2010年5月,10派10转3的分配方案,成为新和成高额回报股东的又一个大手笔。看着新昌上市公司股价节节攀升,当地股民无不感慨:炒股只要炒家门口的股就足够了!

          以德报德,新昌上市公司不忘回报政府的帮助与社会的支持。据统计,6家上市公司仅占全县规模企业数的1.6%,但其就业人数、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出口额、利税各项指标分别约占全县总量的30.4%、45.6%、38.7%、61.6%和73.8%。在上市公司的引领下,全县已形成全国闻名的医药产业基地、纺机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胶囊之乡、轴承之乡、冷配大县,各大集聚产业共同撑托起新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同时,各企业纷纷捐建希望小学与养老院、巨资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巨资成立慈善基金和奖学金、巨资支援灾区重建……“十一五”期间,亿元善款源源不断流向弱势群体、公益事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浙江省最受尊敬企业、浙江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浙江省赈灾捐赠慈善贡献奖……一个个荣誉浓缩了企业的付出,也升华了企业的境界!2010年,在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上,万丰奥特入驻民营企业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责任与光荣!

          经历市场大风大浪的新昌民营企业家懂得:持续比突破重要,分享比占领重要,安全比舒适重要,责任比利润重要,人文精神比管理规则重要。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正从经济主体向社会公民转变,回归自然,回归本来,已经成为企业精神和商业文明积极的践行者。


          
        单位:万元

          

          单位:元

          畅想“十二五”,新昌民企载欣载奔

          “走过多少坎坷沧桑,我们依然真诚执着;有过多少光荣和梦想,我们永远奔腾激荡……”,站在“十二五”新起点上,面对不断成长的资本市场,新昌民营企业继续载欣载奔。

          “十二五”期间,不仅是上市企业踌躇满志,不少创新性企业都表现出强烈的上市欲望,意图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步伐。2011年1月,新昌县工商局、县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开始实施“助推企业上市‘预前清障’”工程。在前期调研中,两家单位联合县上市金融办走访了一些具有上市潜质的企业,深切感到新昌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迫切愿望。新昌夸克生物有限公司是我国最主要的诊断试剂生产、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科技含量高,客户需求大,有很大成长空间。该公司尽管起步早,但发展却不太快。对此,公司负责人反思说,以前由于观念保守,一直没想到要上市,结果发展反而慢了,而复星医药等起点差不多的同行,在上市之后发展迅速,在资本市场上如鱼得水,越做越强。经过认真反思与总结,夸克生物管理层下定决心,尽一切努力争取在3—5年内上市。据统计,全县与中介机构签订协议的企业已有新柴控股、新涛电子、美盛文化创意等9家,列入拟培育上市的企业有13家。对于企业上市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新昌县工商局负责人表示,工商部门将立足工商职能,竭尽全力做好服务前移工作,为企业上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绮丽秀美的新昌山水赋予了新昌民营企业家山一般的厚重,水一般的灵性。唐伯虎有诗云:“一上一上又一上,再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洲四海皆一望。”愿“新昌现象”如山登高,如水流长!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