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虞虞南大山深处走出,梁建祥已当了9年的市人大代表,每次市里开两会,梁建祥最念念不忘的还是上虞岭南许岙这个以革命老区闻名的小山村。“我已经连续两年向市人大提交建议,希望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激活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村级经济强大了,山村农民的生活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与许多山村一样,位于大山深处的许岙村,近几年来通过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效的机制,需要村级经济的保障。而我们村单是三名绿化保洁员的工资,一年就要1.5万元,而村里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也只有2万元。”梁建祥扳着手指算起了账。
村级经济捉襟见肘,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现在大部分山都已承包到户,村里只有600亩统管山,但受政策限制也只能饱饱眼福。”
面对窘境,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梁建祥在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会议上,多次提出建议,希望能够靠山吃山,激活村级经济,造福一方。
“黄沙产业曾是上虞山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多年淘沙已使黄沙资源面临枯竭,再加上曹娥江截流后流沙大量减少,而上虞岭南大部分是沙山,只要稍加加工就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所以最便捷的方案就是‘愚公移山’,在规划区内合理开采,既不影响生态,又能激活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
连续多年的建议,得到了当地国土部门的重视。梁建祥透露,前不久,上虞市有关部门专门到村里实地考察,对这个惠及村民的方案进行探讨,“这不仅仅是许岙村面临的实际,更是许多山村同样面临的现实,因此,走出一条‘沙山淘金’的路子,是广大山区农民奔小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