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三峡库区如何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09-12-21 16:5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1.循环经济对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极大地减少库区污染物排放。循环经济能够最大可能地降低生产生活对库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提高库区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二是可以促进库区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能够进一步提高库区水、土、矿物等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大单位资源量的社会利用率。三是有利于库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通过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促进城乡一体化,明显改善贫困地区或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库区全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三峡库区循环经济框架体系构建

        首先,以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为基础,构成库区循环产业体系。(1)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根据库区不同的农业生态位的特殊状况,一是使林、农、药、菌等物种的特点通过合理组合,建立立体结构,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使物种间存在互惠互利,达到共同增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三是通过初、次级生产、加工、分解等完成代谢过程及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四是构建以开发平坝、低山、丘陵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复合生态农业。(2)建立生态工业产业体系。在库区进行城乡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是要建立库区生态工业产业准入机制,优先选择和发展生态型工业,淘汰污染产业,确立库区生态工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二是对旧企业要进行清洁生产的技术改造,提升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研究和开发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对新建的产业项目必须以清洁生产方式使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提供环境无害化的消费品。

        其次,库区内以生态型企业为基础,组建企业生态群落的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内企业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并通过工业代谢研究,利用生态系统原理,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设计成互为因果的生态产业链,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共生网络经济系统,从而实现库区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以绿色消费机制和资源回收产业为基础,构建库区内社会循环体系。

        从社会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绿色消费和资源回收是与清洁生产必须衔接的两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库区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