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疾病控制

        加强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水平

        发布时间:2023-01-03 11:26   阅读数:   来源:绍兴市疾控中心
        分享:

        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众多专家学者历来关注的重点内容,最近中国防痨杂志中纳入了一篇标题为《加强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水平》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并提出了诸多参考建议,值得深入思考。

        背景介绍

        虽然近些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但其下降速度缓慢,与世界卫生组织终止结核病策略(WHO End TB Strategy)制定的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据估计,全球每年有将近1/3的结核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主动发现患者成为终止结核病的核心策略之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密切接触者筛查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性。虽然密切接触者筛查已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控的常规工作,但相较于国外,我国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密切接触者是高危人群

        最新的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上的系统综述对2011-2019年有关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244项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3.6%(95%CI:3.3%~4.0%)。

        张家泳等对2005—2016年国内学者发表的18项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3.58%(95%CI:3.24%~3.96%)。

        最近,张慧等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10个省开展的共纳入30多万人的基于社区的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发现研究发现,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686.9/10万。

        以上研究表明,国内外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密切接触者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WHO强烈建议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筛查,以达到提高患者发现率、降低患病率和降低病亡率的目的。

        国内外密切接触者筛查现状

        虽然国内外均实施了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策略,但效果差异很大。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患者确诊后,详细登记其家庭及社会密切接触者,每例指示病例平均登记6~12名密切接触者,通过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对登记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所发现的患者占总患者的比例达到10%~20%。

        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每例指示病例登记的密切接触者数为5名,但是密切接触者患病率达4.5%,发现的患者占总患者的比例也近20%。我国每例指示病例平均登记了2~3名密切接触者,主要是家庭密切接触者,通过症状筛查所发现的患者占总患者的比例仅为1.0%~3.3%;大规模主动筛查研究也发现;密切接触者仅贡献不到2%的患者。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同样作为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国内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疫情的贡献却明显低于国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疫情的贡献在国内外有如此大的差异?

        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密切接触者筛查的重要性

        笔者在中国农村地区开展的基于人群的结核病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供了答案。

        该项研究共纳入2009—2020年在四川省武胜县和黑龙江省五常市诊断的1988例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对患者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1.4%(624/1988)的患者是近期传播导致;通过对近期传播的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中41.8%(196/469)的患者与同簇患者相互认识并在诊断前有接触史。

        这些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均属于密切接触者,占结核病患者总数的9.9%(196/1988),表明密切接触者是中国农村地区结核病传播的高危人群,是结核病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密切接触者筛查措施的思考和建议

        笔者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切接触者筛查是我国发现患者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必须重视和加强。基于前期的研究结果,笔者从以下4个方面对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将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落到实处:政府必须重视密切接触者筛查,给予人力和经费的保障,提高每例指示病例登记的密切接触者预算数量。

        2.重视对社会密切接触者的筛查:目前,社会密切接触者筛查不足,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

        3.采用敏感度高的筛查方法:增加高敏感度的筛查方法,如胸片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

        4.延长筛查的时间:建议密切接触者筛查时间为2年,发现病例时筛查1次,以后每半年筛查1次。

        讨论与延伸

        综上,做好密切接触者筛查,特别是社会密切接触者筛查,可以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提高也能促进密切接触者筛查的开展。我国仍然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们有能力也必须做好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为减少结核病传播和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疫情做出不懈努力。

                                                                                                                         (原文来源:中国防痨杂志,《加强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水平》,浙江省疾控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