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由绍兴市社科联(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市越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宋韵文化与乡村旅游研讨会”,11月19日在越城区皋埠坝头山村和方圆现代农业园区举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宋韵文化则是我省的独特文化品牌,绍兴是宋韵文化的重地,如何挖掘利用好宋韵文化,做足特色放大优势,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流动起来彰显出来传承下去,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越文化专家学者们先考察了“陆游的乡村世界”现场,听取了立尚文化副总经理、乡村运营师刘钊林有关策划开发情况介绍。
鲁锡堂会长主持了这次研讨会,并分析了我省未来乡村试点工作和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情况。作为“第一议题”,由市越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赵小兵领学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乡村振兴的论述。随后大家就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宋韵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发表真知灼见,从“一村一品”谈到“听宋戏、读宋诗、种宋田、卖宋书”,气氛热烈。

绍兴市社科联副主席蔡立峰听取发言后,代表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越文化专家热情研讨表示感谢。他说,这次研讨会以宋韵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角度很好,时机很好,开到乡村建设现场,更是我们社科工作者研究者有情怀、有探索、有意义的一种表现。
他指出,市越文化研究会是我市十分重要也十分活跃的一家民间学术社团,而研究会的市越文化研究中心也刚刚被再一次列为市社科研究重点基地。他希望大家坚持乡土文化自信,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投身服务乡村振兴,根据各自的影响领域、专业特长,以多种形式提供智力支持,助推我市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争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一、应挖掘利用宋韵文化,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市越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何信恩十分感慨地说,几十年前曾在皋埠农村工作过,看到如今变化,真是今非昔比。他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要做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宋韵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文旅资源。他认为,陆游是一位领军人物,陆游精神的实质是家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因此我们不仅仅研究利用他的诗歌,还要可研究他的养生之道,更要传承利用的爱国爱家乡的精神。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市越文化研究中心)驻会研究员王云根认为,陆游与南宋状元、户部尚书王佐情谊匪浅,为他撰写过《尚书王公墓志铭》,因此在王佐的家乡杨汛桥、钱清等乡镇可开发利用,在绍兴古城小江桥一带王尚元坊也是一个很好的宋韵文化元素。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市越文化研究中心)驻会研究员屠剑虹研究馆员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战略,发展乡村旅游,要利用宋韵文化就要选好主题,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人才,吸引投资,形成有效的乡村产业,这样的乡村才会养眼又养心。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越国文化委员会主任葛国庆认为,在绍兴城郊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利用好南宋御河、宋六陵等宋韵文化元素。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师爷文化委员会主任孙伟良也认为,陆游在皋埠樊江一带写过六首诗,应可充分利用,同时还应充分挖掘陆游家族的科举文化。

二、乡村旅游关键在于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越兰文化委员会主任孙胜利提出,村容村貌好,环境协调,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条件,也能出亮点,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钱入深认为,乡村要像个乡村的样子,不要让来路不明的城市元素蔓延过来,充斥乡村,关键在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的繁荣才会带来乡土文化的自信、农民的自信。丁文彪理事也认为,种花种草不如种菜种稻,乡村的原生态、烟火气是乡村旅游的本真和依托,应坚持与当地特色相结合,让广大村民作为主人参与乡村振兴,实现共享共富。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名士文化委员会主任谢云飞认为,不少村庄在创建先行村、未来乡村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个性和文化,乡村旅游开发尤其要突出乡味、乡货。沈优勤理事提出要解决野趣的问题,乡野的生态,乡野的意境,这既是历代中国士大夫的追求,也是当代人的乡愁。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金国胜理事从艺术乡建的角度提出,要提升乡村公共艺术,把握乡味韵味,这是先行村、未来乡村的的点睛元素。

三、抓好策划与运营,做到立体化呈现、产业化落地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旅游文化委员会主任、浙江亚都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章红柱例举了省内外的一些成功案例说,先行村、未来乡村搞乡村旅游,关键是产业导入和策划运营,可持续发展,卖点营造、网红打卡很关键。梁远洪理事也认为,在产业化落地的同时,也要立体化呈现,品牌化打造。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黄酒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绍兴黄酒集团营销部部长钱峰提出,乡村旅游要搞好独特产品的开发,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比如乡村婚庆产品等。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鉴湖文化委员会主任章利刚则从水乡文化的角度建议策划好文化与风景有机融合,尤其是越窑礼品、宋韵文化酒、宋韵婚礼等,都值得策划打造,以宋韵文化的“生活美学”,打造“风雅处处是平常”的未来乡村,打造精致的乡居生活范本。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智麟以及周能兵、徐东波、朱晓平、周燕儿、吴炎标、任晓等专家也从各自专业优势提出了真知灼见,认为要抓住宋韵文化精、气、神,做好宋韵基因解码和IP应用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时,可打造露营帐篷、民宿农庄、农家读书室、农村书画室等,做好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展陈,做好民间节会、民间艺术团的组织演出,在东鉴湖及御河一带,保护好乡村风貌,利用好宋韵文化的遗存和非遗,以宋韵赋能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