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依托老年大学阵地  推进文化养老工程——以柯桥街道为例

        发布日期:2014-11-11浏览次数:来源:市委老干部局办公室字号:[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养老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人脉关系,他们退休后该如何积极面对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参与社会发展,引导好老年人,发挥其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问题,

        以柯桥区柯桥街道为例,截止2013年底,柯桥城区四街道60岁以上人口是3.4万人,预测到2020年是4.87万人,柯桥城区的老年人总数正在以每年2000多人的速度递增。柯桥老年大学柯桥分校自成立短短三年来,报名日趋火爆,目前已发展成10个专业,17个教学班,近400名学员的综合性老年学府。老年大学报名排长队,有些专业一开始报名就被“秒杀”,折射出老年群体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实践证明,老年大学在推进文化养老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养老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老年大学发挥文化养老作用的优势

        “文化养老”必须要强化活动、学习阵地基础建设,让老年人学有阵地,玩有项目,乐有舞台。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开展活动的主阵地,是推动“文化养老”发展的平台,可以从三大方面为文化养老提供支持:

        1.平台优势

        老年大学以不断提高老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为目标,让学校真正成为老年人学习知识的平台,思想交流的阵地,文化娱乐的场所。在柯桥区老年大学柯桥分校内,老年人充分感受了身心放松的老年生活,也在这实现了年轻时未能完成的对爱好的追求。他们用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声、精湛的书法、完美的摄影、容光焕发的好气色来告诉我们:文化养老让他们的退休生活充实又与时俱进。每学期学校还开设两次政治大课,邀请专家作时政讲座,为老同学讲解党情国情的新变化,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家大事,保持思想常新。

        2.教育优势

        老年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在课程设置上既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生活需要,又注意紧跟形势,贴近生活,课程设置做到常教常新。师资配备上既有具有较高知名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注意适应老年人的特点。课程时间安排合理,形式灵活多样,按需施教,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颐养与有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扩大和丰富校园文化。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员举行文艺汇演,还经常外出采风并举办成果展。

        3.辐射优势

        我国一位资深老年教育工作者曾说过这样的话:“培养一名老年学员,能够带动一个家庭,熏陶周围邻居,培养千名老年学员,能够带动一个乡镇,辐射一个县区,培养万名老年学员,能够带动一个区域,感染一座城市。”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是为了实现人生追求和价值,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公益场所。柯桥街道许多老年人通过上老年大学,不仅找回年轻时无暇顾及的兴趣与爱好,并且成为专业素养深厚的书画、诗词、舞蹈、摄影等文化尖子;老年大学艺术团通过排练形式多样的节目到社区、农村、中小学表演,活跃了本地文化;老年大学将校园文化与社区、企业以及文明创建宣传活动相结合,形成一个个社会文化亮点。学校在培养优秀学员的同时,也让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社会上每个想学习想提高的老年人都能有学习的机会。每个在这里学习的老年人都将发挥群众中的导师作用,一传十,十传百的引领更多的社会中老年人一同加入“文化养老”的队伍中。

         

        二、 老年大学发挥文化养老作用的具体做法

        1、完善老年大学办学体系,为“文化养老”构建教育平台

        ① .开办老年大学分校

        目前, 柯桥城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34000多人,而在老年大学参加学习的老年人只有400余人,光靠一所老年大学,远远不能满足全区所有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老年大学必须扩大规模、增加数量,逐步实现市场对“量”的需求。即“多点”开门办学:遵循属地就近为原则,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开办老年大学分校,充分利用乡镇、街道、社区的阵地资源,采取由简到繁、逐步完善,以点带面的办法,依托社区活动中心,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分校,满足更多老年人就近就地参加学习的愿望。把老年教育的支点伸到基层,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学习,有组织地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交流的平台。

        ②.整合资源利用成人教育阵地

        成人教育中心是集社区教育、党校教育、市民教育等为一身的综合性成人教育学府,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成人教育阵地,发展老年大学,是一项整合资源的重要举措。柯桥区老年大学柯桥分校就设柯桥成教中心内,实行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多层”办学体系。柯桥成教中心承担着城区31个社区居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学校都要为每个社区进行二次以上的讲座及培训活动,开办老年大学后,利用社区培训网络,定期为社区内的老年人开展养生保健、居家养老等方面的讲座,使超龄及没时间来老年大学上课的老年人能在家门口实实在在地获取知识。成校还接受各社区居的订单式培训,社区先进行实地调查,广泛收集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他们的需求确定培训主题,成校根据社区订单为他们进行免费培训。

        ③.“多层”分担办学

        遵循共建共享为原则,挖掘政府和社会组织现有资源(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文化发展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的时间差,发挥街道、社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各自的优势,采取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定点与不定点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办学。既克服了校舍的硬件的限制,也把社会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

        ④.创办网上老年大学

        兴办网上老年大学,克服场地、教材的局限,发展空中教学,促使教学遍布家庭、单位乃至社会,扩大教育覆盖面。2014年绍兴网上老年大学开通,绍兴老年人借助网络足不出户便能免费学习各类课程。​绍兴网上老年大学主要有时政、养生、书法、摄影等10个学习栏目,1280多个课程视频,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操作简单,老年人一学就会。

        2.成立老年大学志愿者队伍,为“文化养老”构建服务平台

        引导老年大学志愿者成立义务服务队,为“文化养老”构建服务平台。围绕“文化养老”建设目标,加强宣传引导,把那些威信高、身体好、组织能力强、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学员吸收到“文化养老”志愿者队伍中,并组织开展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根据社区、居委会开展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的具体需要,合理确定志愿者义务服务人数。通过加强义务服务队伍建设,解决专职管理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为实现老年大学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搭建良好平台。

        3.准确定位,分层实施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定位是否准确科学,直接影响学校招收学员的对象、课程的设计、教师的聘任、教学设施的投入和学校规模。以柯桥区老年大学柯桥分校为例,教育对象主要是柯桥街道及各社区普通居民,定位应是“享受生活满足需求”,作为广大老年人文化养老的“主阵地”,面向普通老年人招生。在课程设计时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满足需求为目的,开设一些增长知识、养身健体、休闲娱乐课程。

        4.提升办学条件,增强文化养老能力

        根据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有选择地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老年大学办学的根本,一是择优选聘专兼职教师,我们以老干部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能者为师”原则,选聘有一定专业特长的离退休教师、在岗名师、专业水平高的人才执教,确保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法,满足老干部的不同需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激发老干部学习兴趣、使其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

        5.多方联动,激发文化养老活力

        与时俱进,优化第一课堂。始终坚持把满足老同志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围绕他们的所思所想,以文化养老为主线,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在老年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学员们尽情地汲取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养成高雅气质,适应社会发展。发挥特长,丰富第二课堂。着眼于拓展文化养老的内涵,定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老同志的各自优势,广泛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展现第一课堂的学习成果,如春节来临前,书法班学员义务为居民写春联,增强了老干部“老有所为”的自豪感。融入社会,拓展第三课堂,学员们通过在老年大学的学习,成了各个领域的“行家能手”,他们把自己在老年大学的所学所得带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带动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化养老”当中,凝聚社会发展的新合力,大大提升了老年大学的社会知名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