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2008感动柯桥――绍兴县最具影响力人物提名奖、 “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的主要人物――绍兴第二医院的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绍兴县基层委员会委员兼第三支社主委杨志新的先进事迹,诠释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大医为民的最高境界、病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和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得到了社会的赞誉,病人的感动,同仁的敬佩……

“绍兴的救命医生”
绍兴的救命医生,这是青川县凉水镇灾民给绍兴县灾后重建医疗队的最高奖赏,也是灾区人民对抢救医生杨志新的最朴实的感谢。
2008年5月12日,四川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地震灾害。本来就缺医少药的地震灾区,众多受伤的灾民多么渴望有医疗队前去治病救人。当绍兴县卫生局组织灾后重建医疗队时,杨志新不顾家属的反对积极向医院领导报名参加医疗队。要知道,当时青川震区余震不断,每天的余震少说也有三四次,最大的有五六级。杨志新说:“有余震就有危险,同时天气条件恶劣,一是热,在帐篷中至少是40度以上;二是雨,一下雨一些急救药物和生活用品就会被水漂走,帐篷里更为潮湿而闷热;三是毒,一不小心,就被虫咬毒染。另外,食品馈乏,营养不良,两个月后,我回到绍兴,人轻了十多斤,也算是减肥了”。说得幽默,实为考验。就在这危险的艰难环境中,杨志新和他的同事们救治了一批又一批的伤者,夺回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危病人的生命……
6月28日晚上22点15分,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的绍兴医疗队的10名队员,洗漱后正准备休息。实然一声“绍兴医生”的呼救声打破了凉水镇灾民安置点的寂静。帐篷外,有村民报告,一个38岁的男子10多分钟前被黄蜂蜇了一口,现在神志不清,几近休克,要求绍兴医生救救他的命。时间就是生命!医疗队员来不及换衣,立即跑出帐篷来到医疗点开始抢救。只见病人全身紫绀,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测不到血压和脉搏。杨志新诊断为黄蜂蜇伤后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要抢救,凉水镇卫生院没有氧气,没有所需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药品。幸亏医疗队从绍兴带去的急救药箱中有少量的所需药品。在杨志新医生的主治下,抢救工作有序展开。10分钟后,病人苏醒,血压上升,但急救箱药品有限,卫生队四处出发,求调药品;氧气没有,卫生队又从当地哮喘病人家中借来氧气筒,就这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病人神志逐渐清楚,呼吸恢复正常,血压渐趋平稳。亲眼目睹绍兴医生如此神奇的医术、忘我的工作,当地老百姓大为叹服,深为感动,因为在青川地区每年因黄蜂蜇伤后中毒而死的总有三四个人,当地医院没法施救。“说起来不是笑话,我们在抢救这位病人时,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也在场,别说抢救,就连如何抢救也没有看过,可见当地医疗水平之落后。”杨志新医生如是说。“这以后,我们就帮助凉水镇卫生院布置好手术室,教他们如何使用电高压消毒锅和如何抢救各种重危急诊病人”。“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绍兴救命医生”就此传播开来。
手术刀下的精彩
杨志新从绍兴卫生学校的医士专业毕业,至今已有三十年的从医经历。经他手术的病人不计其数,正是有了这么多临床经验,他的医术越来越精湛。同事们都褒他为“手术刀下的精彩”。其实精彩来自对病人的关爱。用杨志新的话说:“医生往前多探一步,患者就能少走很多冤枉路,这样才能对得起患者对我们厚重的托付”。
1948年世界医学会制定了《日内瓦宣言》,作为医生的道德规范,其中称:“我在行医中一定保持端庄和良心,对于人的生命自其孕育开始,就保持高度的尊重……”在行医中,杨志新就是这样做的。一次一位安昌来的女病人,只因跌了一跤,就出现下身出血,重度昏迷。家属急送当地医院,后被转到妇科医院,最后来到绍兴二院,此时病人情况十分危急。经杨志新仔细检查后,确诊为子宫破裂造成大出血后的失血性休克。心中有底,杨志新立即为他手术,一面清除腹腔积血,一面配合妇科医生将破裂的子宫切除,病人血压重新回升,昏迷转醒。手术精彩,家属动容。
“其实,对病人只要我们多一点关爱,多探探病因,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一个很简单的手术,一旦延误抢救的有利时机,就会对病人产生可怕的后果,辜负病人和家属对我们的重托”。
2010年7月16日,兰亭一位赵姓病人,被手扶拖拉机把手刺伤右大腿根部,伤后大出血,并迅速出现昏迷。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呼吸已经停止。杨志新接到电话后迅即赶到急诊室,只见病人已经气管插管、输血输液。“当时我检查后诊断是股动脉和股静脉破裂出血。这是非常危险的,处理不当,不但保不住下肢,还保不住生命。”于是,“我在急诊室迅速把创口扩大,把断裂血管的断端找到后阻断止血。”这样处理后,病人的血压有所上升,为直接送入手术室创造了条件。手术中,杨志新发现病人的股动脉和股静脉各有5厘米的断裂,与手术前的判断一致。接着他逐一把断裂的血管接好,手术非常成功,病人不仅挽回了生命,而且保住了下肢。
艰难的从医路
说实在,杨志新的起点不高,只是一个中专生,这要在绍兴二院立足,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历练 才能体验,正如杨志新所说:“这是一条艰难的从医路”。
1981年,从绍兴卫校毕业的杨志新被分配到绍兴县的齐贤卫生院工作。他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必须逼迫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充实和更新。1985年,他来到绍兴进修时,开始自费读业余高中,工作之余跟着收音机学英语,学电视日语。1992年,原来的浙江医科大学开始招收在职的人员继续学习了。当时的入学考试很难。要应试,除了知识,还是知识。先天不足,后天补。除了透支精力,夜以继日地自学文化课外,别无他法。苍天不负苦心人。那次入学考试,齐贤卫生院去了好多人考,其中包括多个高中毕业生,但最后录取的只有他一人。经过四年的学习,杨志新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这以后,又继续读专升本,拿到本科文凭。加上杨志新工作中的潜心钻研医学,不断积累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成为绍兴二院普外科的一把优秀“手术刀”,使他顺利地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1999年—2000年,杨志新被医院安排到浙医一院进修血管外科。回来后,他率先在市内开展了DSA下血管造影、腹主动脉瘤和各种内脏动脉瘤的切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支架植入和搭桥、四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修复、下肢静脉曲张的点式抽剥和激光闭合以及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等血管外科的新技术、新项目。2006年以来,杨志新被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聘为第一二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