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九三大讲堂
        从艰难曲折到辉煌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部门 日期:2011-08-08 浏览次数: 字号:[ ]

         

        九十年前,我国正处于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在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历史境遇下,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人民政府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收的是一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烂摊子,工业破产、农业凋敞、交通阻塞、物价猛涨、失业普遍、城乡劳动人民生活极端困苦。针对当时投机商人专门从事金银、棉纱、粮食等重要商品的囤积居奇和倒买倒卖、扰乱市场,国家果断地做出了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决策,取得了财政经济战线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并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会打仗,而且也会搞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后,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4亿亩土地,从根本上消灭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广大农民翻身成为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01952年的三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年均递增21.1%,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比解放前大有提高。但是在长达20多年求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仍然是初级阶段,却作为理论禁区,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和风雨历程之后,1978年我国有2.5亿农村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26%)处在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线以下,而且由于物资供应十分匮乏,50多种主要商品凭票供应了38年。20多年的政治运动和“左”倾错误,使中国共产党人反思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785月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国性的大讨论,使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澄清了历史是非,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束缚,促进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优良传统;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全会确立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改革开放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建、半封建闭关锁国状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是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在32年中年均递增9.9%以上,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位跃居第2位;二是财政总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31万亿元,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显着提高;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1033元和591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转向以“住行”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32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策。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值得重视的是20085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党和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四次亲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和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使全国人民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面对2008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密集调研、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危机之初,未雨绸缪;危机袭来,果断出手。民生问题大于天,做出了以扩大内需为中心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过两年多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力有效地遏制住了经济下滑趋势,经济企稳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08年为9.6%2009年为8.7%2010年为10.3%,成功地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预期目标。国外高度评价与赞赏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止跌回升的成就,为全球经济做出了贡献,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实践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够经受并战胜来自国内外的风险、困难与挑战。

        更为欣喜的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能力空前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取消了农业税,使延续二千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普及与提高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强调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显而易见,中共中央高层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是用心良苦和前所未有,代表了人民的心声,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另一方面,中央高度重视并决心化解许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物价房价、社会治安、权力腐败等社会时弊。笔者深信以经济发展为支撑,党的坚强领导为保证,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到国庆100周年的时候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大有希望!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最适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多民族、迫切需要改革、发展、稳定的国情所决定的。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领导下作为亲密友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在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团结统一、社会和谐、民富国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